近段时间,多家重量级外企的高管接连到访中国,这些公司包括特斯拉、摩根大通、苹果、通用、辉瑞、宝马、奔驰、高通、星巴克等等,难怪有外媒感叹“大老板们在中国的走动一刻也不停歇”。
相比之下,近在咫尺的韩国主要企业却显得颇为低调。《韩民族日报》近日查看韩国主要企业负责人的公开行程后发现,今年以来访问中国的仅有SK集团会长崔泰源和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两人。报道称,两人是“悄悄去的”,没有太多公开亮相,甚至都没有去自家企业设在中国的工厂,这在往常是不可思议的。
《韩民族日报》认为,韩国大企业高管的这一举动可能是出于对中美矛盾的战略判断,面对美国要求韩国选边站的压力,韩国企业似乎在克制会刺激到美国的对外活动。

韩企不想错过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但也只能看美国的眼色行事,这让他们苦恼不已。另一方面,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转向过于明显,也让企业家们有更多顾虑。
都较高,且中间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如果中美矛盾导致世界经济“脱钩”,韩国经济和贸易的停滞将进一步加速。首尔大学国家未来战略院分析,供应链问题成为韩国经济的最大危险因素,如果不彻底进行因“半导体错觉效果”而搁置十多年的贸易和产业结构改革,韩国经济的未来将很难实现。
一些韩国有识之士也发出了要自强自立的声音。韩国产业研究院产业通商研究本部长金桂焕表示,美国国内外已经认识到,与中国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韩国企业家也没必要太畏首畏尾。大邱大学经济金融系教授金良姬表示,韩国企业不要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不是因为美国,也不是为了美国,而是站在韩国的立场上,努力寻找对华关系发展到什么程度的准则。
如何破解“两大之间难为小”?答案是:不做大国的附庸。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何况,中国向来都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韩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从未像美国一样胁迫韩国选边站。相信理性的韩国企业会有自己的判断。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