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发布会上,记者都坐下了,工作人员还在熨烫美国国旗,现场直冒白烟。
估计是在北京一口气见了三位,见的人多、谈的时间又比预期长,美国国旗压箱底压时间长了,皱巴了,得多熨熨。
不过,这下他回去应该可以跟拜登交差了。所以时间再紧也要跟记者宣介一下。

【为什么布林肯急于访华、急于宣介成果?】
因为对美国来说,如果布林肯能稳住中美关系,那么拜登政府2024大选,不一定能多得票;但如果稳不住中美关系,拜登一定会【因中美对抗造成的美国经济不确定性】而丢选票!
比如,如果中美过度对抗,中国被逼急了,突然抛售美债、对美摊牌之类,美国经济就会出乱子,那共和党肯定会借机进攻,说拜登把美国经济搞砸了、就业搞没了之类,那民主党连任就悬了。金主爸爸也不干了。
当然,如果不是美国在台海等核心关切上把中国逼急了,中国应该不会干出一夜之间抛售美债这种【双输】的事,因为抛售就是贱卖,那些钱就回不来了。而且,即使贱卖,也不一定能把美国一击致命,因为美国32万亿国债,咱“只”持有8000多亿了,抛售贱卖8000亿肯定回不来几个子,到时候双方都大出血,又谁也干不翻谁。这不如和平发展、逐步减持、慢慢熬对中国有利。因为时间在我们这边。
越稳,对我们越有利。越乱,对双方都不利。
但如果美国逼人太甚,那就只好【斗则俱伤、奉陪到底】呗。现在看,布林肯知道这个道理。
不过,比布林肯在中国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回去后美国下一步做什么。
他回美国前,下一站是访问英国!我们先看看他见了昂格鲁撒克逊老家的人,会不会又开始犯老毛病。
【还有,“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是今天观察者网的老师问我的问题,希望我从驻美记者角度回答一下。我一下子想到了在美国的很多人、很多事。容我整理一下思路,明天发!
这里先引用一段毛主席1970年,对斯诺说的话:“今天不分中国人、美国人。我是寄希望于两国人民的,寄大的希望于美国人民。单是美国这个国家就有两亿人口。如果苏联不行,我寄希望于美国人民。……”
毛泽东一连讲了几次寄希望于美国人民。斯诺一时不明白毛泽东的含意,只好听他讲下去。
“外交部研究一下,美国人左、中、右都过来。”
斯诺惊讶地睁大幽蓝的眼睛。
“为什么右派让来?我是指尼克松嘛,他是代表垄断资本家的。当然让他来了,因为解决问题中派、左派不行的,要跟尼克松解决。他早就到处写信说要派代表来,我们没有发表,守秘密啊。……所以,我说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也行,当作总统来也行。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 再次与斯诺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