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当地时间12月20日上午,中国首家公办本科职业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成立揭牌仪式在柬埔寨金边举行。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伟,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公参赵海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中方理事长谢永华等出席揭牌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柬埔寨国务部长陈乐提,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常驻国务秘书金塞瑟(KIM SETHANY),国务秘书翁博拉(OUNG BORAT),高教司司长莫诺伊(MAK NGOY),综合司司长韩迪琳(HAN DIVIN),文化交流与奖学金司司长杰速坡(CHAP SOPHORN),政策司办公室主任赖速维佳(LAY SOVICHEA)以及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柬方理事长方侨生等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会见了中国教育部代表团一行。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中国和柬埔寨是铁杆朋友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双方确立了“钻石六边”合作框架(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签署新版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近年来,中柬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方已在柬建设了19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为柬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中柬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的最新成果。2023年是“中柬友好年”,2024年是“中柬人文年”。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既为“中柬友好年”划上教育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 “中柬人文年”开启一个充满期待的开端。中国教育部支持中柬两国开展教育对话交流,持续向柬埔寨学子赴华深造提供奖学金,持续支持开展在柬中文教育、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数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把“人文”打造成“钻石六边”的“金边”,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中柬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
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柬中两国在人力资本发展合作上的又一新成果,是柬中民间交往强有力的见证。柬教育青年与体育部致力于培养具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力资源,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实现具有区域和全球竞争力的多元化知识经济。柬政府实施多项举措以扩大高等教育范围,加强教育和科研质量,促进柬埔寨人力资源开发,这是柬政府五角战略中最优先的方向。希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根据柬埔寨劳动力市场需要,以及学生、家长和政府的期望,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柬埔寨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希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能够成为改变学生命运,助力学生梦想成真的应许之地。

随后,在成立仪式上,举行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华为技术柬埔寨有限公司、柬埔寨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桑河二级水电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柬埔寨有限公司、用友软件柬埔寨有限公司、中通快递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壹路集团柬埔寨公司、柬埔寨明星酒店集团等7家中国在柬企业及1家柬本土企业获得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牌。相关企业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提供价值300万美元的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支持,以及建设经费支持。

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柬方理事长方侨生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持续推进背景下,柬华理事总会将进一步深化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合作,引进中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先进师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柬“工业发展走廊”建设添砖加瓦,为柬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稳定贡献力量,为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中方理事长谢永华指出,学校将聚焦“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围绕柬埔寨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双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办学特色,推广“技能+”办学理念,为柬埔寨培养高素质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揭牌仪式前,中柬嘉宾参观学校实验实训中心,观看了师生艺术表演。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定位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由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和中国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共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致力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中方在柬企业持续发展;致力于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倾力培养柬埔寨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努力探索海外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发展模式。
柬华理事总会是柬埔寨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团,旗下拥有多家企业,在柬拥有崇高声誉。南京工业职业职业技术大学是中国首家公办本科职业学校,办学实力雄厚,校企合作紧密,双方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培养柬埔寨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是中柬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点
一、创新“双学历”办学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将采用4+0,2+2,3+1等模式,在柬埔寨开展职业本科学历教育,学生可同时获得中国和柬埔寨两国的学历和学位证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通过调研柬埔寨和在柬中资企业的用人需求,首批开设的六个本科专业为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二、强化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中国在柬企业在农业、纺织、机械、电子等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已成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经贸关系的新支柱。“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资源有保障、运行可持续、培养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实验实训建设,诸多中资企业和柬埔寨当地企业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提供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支持和经费支持。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专业标准,邀请企业导师为学生授课,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带动当地人口就业, 赋能当地学员就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推动中柬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三、推广“技能+中文”学习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结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学习特点,以“技能+中文”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用中文作为工具学习中国技术技能,获得服务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本领。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创新“技能+中文”培养模式,制定符合柬埔寨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柬埔寨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培养高度契合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出海”的意义
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由“面向中国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发展方案”,实现“面向国际问题——贡献中国经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的转变,从“单向引进借鉴”向“多边共建共享”的转折。中国职业院校正在不断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拓展境外办学资源和能力,增强全球适应性。
一是彰显中国职教力量。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通过境外,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共享中国职教经验,推动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加深人文交流。
二是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优势,推动全球职教界和产业界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塑造全方位开放格局。通过增强教育、产业、行业界的密切合作,以技能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三是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设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满足柬埔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企业在柬埔寨发展提供本土化人力资源支持,赋能当地学员就业发展。传递中国“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理念,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方案,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和民心相通,助推“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